天津城建大学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奋楫扬帆 2023:聚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对话教务处

前言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关键之年,是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的奋进之年,是学校建校45周年和更名大学10周年的重要年份。为全面做好2023年度工作会精神的宣贯工作,党委宣传部即日起推出“奋楫扬帆2023”专栏,聚焦今年中心工作任务,专访部分机关职能部门,针对学校年度工作要点及各部门、各单位重点工作和落实举措进行深入解读。

专访教务处

教务处处长 赵国敏

Q1:赵处长您好,请问今年教务处整体工作思路是什么,重点工作有哪些?

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深刻内涵,教务处将持续秉承“精细管理,师生至上”的工作理念,凝心聚力担使命,踔厉奋发谱新篇。

2023年是实施学校“十四五”规划攻坚克难之年,是建设高质量教育教学的关键之年,实施育人能力提升工程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重点工作有5项,分别是加强“大思政课”体系建设、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教学,以及做好产教融合和教育教学督导工作。

我们将着力打造具有城大特色的“五个一”工程,坚持做好“一课一材一师一中心一平台”,充分利用智慧教学线上线下教学平台,与各教学单位同心协力构建好的课程、好的教材、教学名师、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与劳动示范工坊。

Q2:我校要构建高水平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全方位、多层次一体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工作,请问在这方面有何具体举措?

学校将持续发力,着力构建高水平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全方位、多层次一体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崇德”“益智”“健体”“尚美”“乐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措施有:加强体育总会管理,积极开展群体竞赛活动,扩大开设体育专项课数量,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开展美育课程与实践活动,探索构建美育教育研究中心;持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中心暨古琴弦歌基地”建设;继续选树校级劳动教育示范工坊,打造有工科特点、城大特色的劳动教育特色活动品牌;推进“善学善建”天津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此外,还要加强国防教育建设。

一体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工作方面一是顶层设计上,扎实推进“大思政课”综合改革,高质量推进天津市“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示范校建设,推进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试点建设项目顺利开展。二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推进,包括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重点建设一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选修课课程群,打造一批可示范可推广的思政示范课和典型案例库;重点培育建设天津市网络名师工作室;坚持选树校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高质量发挥示范中心作用,深入落实课程思政纳入到教学大纲、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考试测验等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三是加强实践环节建设,探索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围绕“红色思政”“行业思政”“廉政思政”,持续建设一批特色实践教学基地,培育打造特色品牌。

Q3:我们注意到,今年的工作要点中提到,要构建“三全”招生体系,请就如何打造特色创新型招生模式谈谈工作思路?

本科生生源是学校事业发展的生命线。“三全”招生宣传体系,是指“全年、全员、全渠道”的招生选新模式。招生宣传不再是停留在过去那种只等学生高考完,组织两场线下集中咨询、安排几位老师接听一下考生和家长的咨询电话这种简单的宣传模式了。而是要将宣传工作贯穿全年,通过积极开展名师宣讲、优质生源基地建设、举办主题访学、举办校园开放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我校和高中的联系,提升学校的影响力。

全员参与,是新模式的另一个亮点。具体措施为:首先,通过理顺学校与招生学院在招生中的责任关系,制定招生宣传组包省分配方案,实现“院省结对”宣传模式,树立招生学院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学院和教师在招生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利用通畅的直播平台进行线上招生宣传。2023年上半年的高招旺季,计划将有近百场的线上直播宣讲。大量的院领导、教授、学者参与其中,为广大考生全方位的了解我校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同时,还将多管齐下,采取全渠道招生。招生办公室积极构建自己的新媒体微平台,官方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等新媒体逐渐成为高招宣传的新生力量。此外,在电视台、广播电台、专业性报刊等传统的展示渠道上,持续发力,不断扩大学校知名度,努力为学校招来更多优质的生源。

Q4:我校坚持特色引领,聚焦高质量专业建设,加快形成优势特色更加鲜明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请问在这方面有何具体举措?

本科教育是学校整体工作的“基本盘”和“压舱石”,构建高质量本科教育教学体系至关重要,细数2023年工作任务,涉及9个方面,19项任务。包括强化专业建设,开展一流专业建设点评价工作;推进新增2-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水平,获批天津市一流建设课程8-10门,天津市教改项目4-5项、天津市教学团队1支、教学名师1名。完成202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依托新工科专业建设,构建跨学科、跨专业、体现专业集群特色的多维实践平台。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装配式绿建实训平台建设。加强工程实训中心内涵建设,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实训课程1-2门。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大力推进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数字化教学改革、网络名师、智慧课堂、数字教材、数字资源、数字化教学与评价建设。持续打造“三全”招生宣传体系,新工科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加强对教材选用的管理,建设校级及以上规划教材10部以上。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做好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检查工作,严把毕业出口关。

Q5:学校深入探索复合创新人才培养,成立了现代城市建设产业学院,请您谈谈2023年学院的发展思路和人才培养特色是什么?

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是实现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资源。我校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充分发挥土木及相关学科特色和优势,坚持立足天津、辐射全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于2022年9月成立现代城市建设产业学院,打造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

一方面优化校内协同育人体制机制为培养跨专业、跨学科交叉的“智能+”新工科人才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推进以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为基础的“智能+”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平台的科学化、规范化运行和管理,建立教育、培训、研发、创新创业一体的共享型协同育人平台,为师生提供一流实践场所及软硬件环境。从而进一步落实“以学生为中心、面向产出、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化以“三实一创”(实训、实验、实习、创新)为核心的“三型两化”(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智能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寻城建特色大学“智能+”新工科人才培养路径,培养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更好服务于城市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