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学校举办陆海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中心(以下简称“天津中心”)揭牌仪式暨建设研讨会。陆海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南京大学融合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程亮教授,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原二级巡视员、陆海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战略委副主任、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史照良,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原二级巡视员、陆海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战略委副主任、高级工程师赵钧,测绘学科教指委委员、测绘类专业认证专家、河海大学教授岳建平,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研究员焦红波,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研究员唐军务,92962部队研究员吕会林,江苏省海洋遥感融合创新平台副主任、南京大学研究员楚森森,江苏省海洋遥感融合创新平台副主任、南京大学研究员谌颂,陆海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战略办主任金霞出席会议。我校副校长阎兵会见嘉宾。科技处,地质与测绘学院相关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阎兵代表天津城建大学对天津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与会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他表示,天津中心的成立将推动天津城建大学学科发展,助力提升测绘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他期待与会专家群策群力,为将天津中心打造成推动区域陆海安全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创新引擎,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科技处处长刘中宪表示,天津中心的成立是学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深化科教融合的重要实践,标志着学校在陆海安全领域科研平台建设上实现关键突破。学校将整合优势学科资源,为中心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其打造成为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国家级高地。
地测学院院长汪东川和程亮分别对单位情况做了简要介绍。汪东川介绍了学校及学院的学科布局、科研特色与发展成果,并表示地测学院将以天津中心成立为契机,充分发挥在地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等领域的专业优势,与重点实验室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在科研攻关、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开拓更多务实合作场景。程亮介绍了实验室的核心研究方向、团队建设及标志性成果,明确天津中心将聚焦陆海基础设施安全监测等关键领域,强化与地方高校的协同创新,加速推动实验室科研成果在京津冀及环渤海区域的转化应用,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科技支撑。

在与会嘉宾见证下,汪东川与程亮共同为天津中心揭牌,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此次签署的协议涵盖科研项目、人才培养、平台共建等重点领域,为后续深度合作奠定基础。

建设研讨环节中,地测学院教师、天津中心主任张荣春就中心发展规划进行汇报,与会嘉宾围绕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地区建设等各方面为天津中心发展提出前瞻性建议,明确了“服务国家基础设施安全”的发展路径。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天津城建大学协同创新的实质性启动。学校将以此次合作为起点,持续深化与重点实验室的协同联动,高标准推进天津中心建设,加快完善组织架构、资源配置与制度保障,确保中心尽早在关键技术攻关、行业标准制定、人才培育输送等方面发挥实效,为保障国家基础设施安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校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