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朋友说《哪吒2》非常好看,明眼人大部分都去电影院看了,我们看不到,但也特别想走进影院听一听,感受一下影片的震撼和感动!”为满足视障朋友们这个微心愿,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党支部联合天津市盲人协会、天津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党支部、萤火公益团队,以“现场讲述+原声放映”的形式成功举办了“心光无碍 声动津城”——《哪吒之魔童闹海》盲人无障碍观影活动。





此次活动吸引了年龄跨度从5岁到80岁,地域跨度从宝坻到静海的100余名盲人朋友“观影”。在志愿者们热情、贴心地引导下,视障观众有序入场就座。来自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党支部的党员教师高建华、彭聪、杨晓琳和天津广播电台生活广播《共享阳光》栏目编辑崔艺凡4名志愿者,以“声音画师”的身份,通过细腻的语言重构光影世界。她们将电影中跌宕起伏的剧情、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及丰富的场景细节,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描述,带领视障朋友们走进电影的世界。观影过程中,视障朋友们与家人一同沉浸在电影和讲述中,随着影片的内容时而皱眉,时而浮现笑容。

“哪吒的火尖枪燃起三昧真火,红莲业火在他脚下绽开成莲花状,乾坤圈在他腕间闪烁着金色符文……”当影片进入高潮打斗场景时,讲述者老师的声音随节奏起伏,将特效细节转化为富有张力的语言画面。为了精准传递动画电影的奇幻色彩,讲述团队4位成员提前三周研读剧本,逐帧分析分镜脚本,针对神话元素设计专属描述话术。

随着银幕亮起片尾字幕,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这场持续144分钟的“声音盛宴”,不仅让视障群体感受到中国动画的魅力,更生动诠释了“平等、融合、共享”的深刻内涵。“没有路就自己闯出一条路”,“心中有光,脚下才有路”,观影后盲人朋友热烈讨论“观影”感受。影片中的情节、画面、人物都成了大家关心的话题。从静海来到现场的盲人姚大姐说:“今天老师们讲得太精彩了,看完了我觉得我们每一位盲人其实就是一直在拼搏的哪吒,而这些志愿者就是托举我们破鼎的力量,我今天太感动了,希望以后这样有趣的活动越来越多。”参加志愿服务的学生志愿者付同学感慨到:“今天的活动很有意义,很有创意,没有想到电影也可以这样展示出来,看到大家脸上的笑容我感觉自己非常幸福,希望以后自己以后还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温暖他人也提高自己”。
感受可能不同,理解也许多样,视障者能够与健视者一样热烈的讨论一部热门影片,这本身就是无障碍观影的意义。这场光影与心灵的对话,不仅照亮了视障群体的精神世界,更是作为思政课教师党员为社会融合写下的温暖注脚。此次活动也被津云、今晚报、天津生活广播《共享阳光》等媒体报道。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志愿服务实践为抓手,以《志愿天津》课程为支撑,以志愿育人为落脚点,将支部工作与课程建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努力当好教书育人领路人,做好社会服务排头兵。今后,学院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的工作模式,精心打造天城大志愿服务特色品牌,努力为推动文明城市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