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建大学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天城大师生在第11届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中再获佳绩

图片

点赞天城大

   近日,11届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决赛在重庆大学圆满落幕。我校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选送的作品分别斩获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1,充分展现了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成效。

  据悉,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由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教育部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及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联合主办,是目前国内安全工程专业领域影响力最广、认可度最高的国家级赛事。大赛旨在引导、支持、激励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本次大赛吸引了中国矿业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全国众多高校优秀团队参赛,共有79所高校的378件作品参赛。经过多轮预赛选拔和激烈的决赛答辩,我校参赛队伍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与出色的创新能力脱颖而出,最终两项作品荣获国家级奖项。王海英老师指导的作品《识火寻生——新型住宅建筑火灾智能逃生决策指引系统》获全国二等奖,孙于萍老师指导的作品《极隧先锋——有限空间智能处置系统》获全国三等奖。


全国二等奖获奖作品展示


识火寻生——新型住宅建筑火灾智能逃生决策指引系统

参赛学生

  黄嘉文、周旸玚、何嘉彬、卢 阳

指导教师

  王海英


作品简介

  据全国火灾形势报告显示,住宅火灾相对多发且伤亡最为惨重,伤亡人数占总数的92%。主要原因是受困居民缺少对实时火情火势信息的掌握,盲目逃生。故本项目基于动态火场分布信息采集技术,解决火场信息滞后的痛点,设计研发了一种新型的建筑火灾智能逃生决策指引系统。本系统具有火场烟雾浓度、温度动态采集直显功能,经数据处理形成楼宇内部火灾风险动态分级警示图以及分区逃生方案,辅助用户进行主动决策逃生。本作品注重动态感知与智慧指引,响应国家智慧安全战略,推动社区精准应急建设,助力提高消防工作的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全国三等奖获奖作品展示

极隧先锋—有限空间智能处置系统

参赛学生

  韩蕊阳、邹炜韬、刘文杰、李宗宝、李甜歌

指导教师

  孙于萍



作品简介

  建筑竖井作为典型的有限空间,具有封闭性强、通风不良、进出口受限等特征,竖井堵塞将对居民生活和建筑使用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现有竖井堵塞人工处置方法成本高昂、过程繁琐、耗时久且效果甚微。《极隧先锋——有限空间智能处置系统》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设备,快速精准检测堵塞位置,以安全无害的方式有效清除堵塞物,为有限空间堵塞问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该系统具有多学科融合特点,Inventor构建有限空间三维可视平台,自动化控制学科技术转化安全需求,机械设计兼智能传动实现高效、安全的应急处置。

 

  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在赛前对报名作品进行了细致严谨的校内评审与指导工作。此次获奖不仅体现了参赛同学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精神,也凝聚了指导教师的辛勤付出与悉心指导,更充分展示了安全工程学科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一直秉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竞赛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抓手,依托专业化、系统化的平台支撑和高水平教师团队的精准指导,助力学生在竞赛中锤炼本领、展示风采。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持续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为我国城市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为筑牢城市安全屏障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