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建大学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天城大举办“2025数字经济时代城市科学与城市更新”论坛

图片

  近日,由天津市城市科学研究会主办、天津城建大学承办的“2025数字经济时代城市科学与城市更新”论坛成功举行,我校校长王中良,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袁世军,天津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孙九一,天津市行政管理学会学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张霁星出席。来自天津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及我校师生代表共200余人参加。论坛聚焦2025数字经济时代城市科学与城市更新”主题,将城市科学理论创新与数字技术应用深度融入城市更新实践,为推进数字经济与城市更新深度融合建言献策。开幕式由天津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何继新教授主持。

图片

图片

领导嘉宾致辞

图片

王中良校长致欢迎辞

  开幕式上,王中良致欢迎辞他表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我们擘画了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宏伟蓝图,指明了我国城市发展的新方位、新航向。城市发展已进入新阶段,城市更新是承载国家战略、推动城市转型、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核心抓手。将最新的城市科学理论与前沿的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嵌入到城市更新之中,是一个紧迫的实践课题。

图片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

专职副主席袁世军致辞

图片

天津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孙九一致辞

图片

天津市行政管理学会学术顾问委员会

主任委员张霁星致辞

  袁世军、孙九一、张霁星依次致辞,对天津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和我校城市科学发展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寄予了数字经济时代下城市科学与城市更新理论研究及实践创新蓬勃发展的美好希冀。


主旨论坛

  主旨论坛天津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王振坡教授主持。4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数字经济时代城市科学与城市更新”这一主题从数字经济、城市更新、韧性城市、消费网络、创新集聚等多个维度,分享了前沿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深度解析了数字时代城市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江曼琦、吴晓林、吴康、王振坡教授作主旨报告


  南开大学英才教授、博士生导师江曼琦《深化城市科学研究 引领数字时代城市更新新实践》为题,阐述了数字时代重塑城市发展的内在逻辑,剖析如何以城市科学赋能高质量城市更新实践。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吴晓林教授《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中,讨论了城市安全的特殊性、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的原则与路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生导师吴康教授《数字化消费对跨区域城际网络的影响》为题,分析了数字化消费如何对跨区域城际网络产生影响。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王振坡教授聚焦《数字经济时代打造创新集聚新范式——天津“环117”知识创新集聚区建设思考》,以天津“环117”知识创新集聚区为例,探讨了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打造创新集聚新范式。


平行论坛一

  平行论坛一由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孔江伟博士主持,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建朝教授点评。论坛中,学者们聚焦城市更新与新质生产力这一主题,围绕城市更新、土地资源配置、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展开深度探讨,搭建了产学研用多方协同的创新交流平台,为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创新范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平行论坛一:城市更新与新质生产力


平行论坛二

  平行论坛二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张安琪博士主持,建筑学院副院长曾穗平教授进行点评,论坛聚焦城市更新与空间治理这一主题,深入探讨社区治理、城市更新、社区空间改造、低空经济等方面热点话题,明晰了城市更新与空间治理的逻辑关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平行论坛二:城市更新与空间治理


  此次论坛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天津城市高质量发展战略需求,围绕“数字经济时代城市科学与城市更新”主题,通过主旨报告及平行论坛,聚焦新质生产力、城市更新、数智技术应用、空间治理等议题,分享城市科学前沿成果,涵盖空间活力、韧性规划、基层治理等多领域实践与理论创新。会议形成理论、方法、实践多层次成果,会议指出数字时代下需强化多尺度协同与多维度联动,推动城市更新理论向实践转化,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