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4日,学校以“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举办2025年天津城建大学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市科协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侯建国,市科技局引智育才工作处副处长刘宜良,市教委科学技术与研究生工作处(学位办)王晶晶,我校副校长阎兵出席活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负责人及师生代表等100余人参加。

PART 01
开幕致辞
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

开幕式上,阎兵介绍了我校一年来科普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果。他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的关键一年。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和天津市关于强化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号召,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核心目标,精心策划并举办此次活动,为公众搭建起接触建筑前沿科技、感受城市科学魅力的桥梁。

侯建国在致辞中强调,高校作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核心阵地,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与人才储备,是科普事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希望高校科技工作者主动投身科普事业,推动科研与科普有机融合,助力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同时他鼓励青年学生发挥青春活力与知识优势,利用课余时间走进社区、学校、乡村开展科普志愿服务,让科学知识走出校园,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

刘宜良表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科技正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创新已成为赢得未来的关键。高校作为科技和人才的聚集地,是科普工作的重要力量。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大家更深刻地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和创新的力量,吸引更多师生投身科普事业,让全域科普惠及更多青少年和社会公众。
PART 02
科普工作者代表发言
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

我校地质与测绘工程学院教师、西青区科普大使赵爽作为我校科普工作者发言。她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分享了在科普一线发挥专业所长、开展科普活动的实践体会与收获,用真实案例展现了高校教师投身科普、服务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PART 03
参观科普基地
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



活动现场,参会人员一同参观了城市建设技术科普基地,并观摩体验了各基地的代表性科普项目和科普展品。







一直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并重,积极面向大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开展多层次、分众化的前沿科普活动,获得丰硕的成果。今年成功获批6项天津市科学技术普及项目,获批数量位列天津市高校首位,其中2项为外国专家科普活动专题项目,充分展现了我校国际教育优势。我校师生还在“第十届天津市科普微视频大赛”等各类科普竞赛活动中获得多项大奖。
此次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是学校积极响应中国科协关于构建社会化大科普格局号召,以特色学科服务社会、让科技惠及民生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与科普教育深度融合,通过加强科普平台建设、培育科普项目和科普作品等举措,持续推动科技资源向科普资源转化,助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一体两翼”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