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助残日,让爱心温暖传递
在全国第33个助残日来临前夕,我校青年志愿者参加“天津公交无障碍出行”的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以信息无障碍推动出行无障碍,助力视障朋友平安出行。

高建华夫妇(图中左二、三)
本次活动由全国自强模范王慧和天津城建大学思政课教师高建华夫妇组织创建的“心之光”无障碍智能体验中心与天津市检察院、天津市残联、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天津市公交集团共同举办,旨在通过对天津市公交App的无障碍功能测试,充分发挥新技术作为视障朋友出行提供“眼睛”和“耳朵”的作用,帮助视障朋友缓解出行的心理焦虑,切实提升视障朋友出行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志愿红相约公交行
活动当天,学校志愿者同来自天津市各区的视障朋友乘坐857路公交车,从光华桥公交站到天塔南站体验智能APP。乘坐公交过程中,志愿者们就App的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全程陪伴、引领、协助视障朋友观察公交车的实时状态,测试App的运行状况、语音播报是否准确。一路下来,大家感受到App的运行非常稳定,站点播报非常及时精确。

志愿者们悉心指导陪伴视障朋友们进行乘车
随后,志愿者们陪同盲人培养乘坐公交车到天津市残疾人联合会参加座谈反馈。

志愿者们就App的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盲人万铁激动地说:“过去出门坐公交车,我总是心里很忐忑,有时候站在公交车站,车辆来来往往,但是哪辆才是我要坐的车,没有明眼人的帮助,我很难判断出来,但是天津公交这个APP进行了无障碍改造之后,每辆车在进站之前,都会根据距离进行语音播报,如700路进站,我就能准确判断我要乘坐的公交车进站了,非常方便,对我来说帮助太大了。非常感谢各部门对于我们盲人乘车难的重视,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特别感谢天津城建大学的志愿者们,天气这么热一直陪着我们,耐心为我们讲解,感谢学校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学生。”

志愿者们给予视障朋友们温暖与安心
“在今天的天津公交语音站台体验活动中,作为一位助盲志愿者,我不仅切身体会到视障朋友生活中的不易,也看到了全社会积极创新形式,精准解决群众需求,提升群众幸福感、安全感的有力举措。”学校青年志愿者王李一凡说:“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社会资源能有效落实到广大人民关心、关切、关注的问题上,让更多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的关注,为他们的生活增添温暖的光亮。”

志愿者们暖心引领视障朋友们过马路
此次志愿服务活动思想是学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天津市“十项行动”,精准对接视障群体实际需求,展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形象的重要举措。我校青年志愿者积极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用科技赋能盲人出行,以信息无障碍推动出行无障碍,以志愿服务为盲人提供便捷出行,以实际行动助力盲人朋友安全出行,融入社会,幸福生活,为文明社会建设助力贡献天城大青春力量!
“全国助残日”是中国残疾人节日。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14条规定:“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从1991年5月15日开始实施,“全国助残日”活动即从1991年开始进行。全国每年都进行“助残日”活动。